21世紀資管研究院 吳霜,實習生楊蕾 綜合整理
一、監管和政策1. 證監會就《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4月14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證監會起草形成了《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證監會制定《辦法》是落實《意見》各項改革任務的主要載體。《辦法》根據《意見》確定的明確獨立董事職責定位、優化履職方式、強化任職管理、改善選任制度、加強履職保障、嚴格履職情況監督管理、健全責任約束機制、完善內外部監督體系等八個方面重點改革任務,進一步細化獨立董事制度各環節具體要求,構建科學合理、互相銜接的規則體系,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
2. 證監會就修訂《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4月14日,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以下簡稱《期貨和衍生品法》),適應期貨從業人員監管實際,證監會對《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形成了《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期貨和衍生品法》對期貨從業人員管理方式等作出制度安排,相關內容需在《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進一步作出具體規定或進行適應性調整。此次修訂重點圍繞落實《期貨和衍生品法》有關要求,結合市場發展和監管實際,對相關內容進行了修改完善。
3. 證監會印發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證監會于近日制定了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對全年的立法工作做了總體部署。一是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二是貫徹落實《期貨和衍生品法》相關要求,做好法律制度銜接,其中包括“力爭年內出臺的重點項目”3件,即修訂《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除了上述規章項目外,2023年證監會還將配合國務院有關部門做好《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的制定、修訂工作,積極推進《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管理條例》立法工作;配合有關司法機關做好證券期貨領域相關司法解釋制定、修訂工作。
4. 證監會:加強證券發行審核領域腐敗問題全鏈條管理
證監會4月14日消息,日前,證監會召開2023年系統全面從嚴治黨暨紀檢監察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持之以恒糾“四風”樹新風,鞏固深化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專項治理成效,樹牢“過緊日子”思想。三是健全立體化、全方位監督體系,發揮好會黨委和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工作協同機制作用,壓實各級黨委主體責任,提升各級紀委監督執紀能力,增強各類監督合力。四是一體推進“三不腐”,堅持把強監督貫穿注冊制等重大改革全過程,統籌推進各業務各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強化行業廉潔從業監管,用制度剛性防止權力任性。六是深入推進中央巡視整改常態化長效化,鞏固深化整改成效,確保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二、 行業和機構人事變動:
-4月10日,長城基金發布公告,何小樂擔任公司副總經理。
-4月11日,粵財信托官網發布了關于總經理變動公告,表示該公司總經理駱傳朋由于工作調動原因,提出辭職申請。據市場消息稱,駱傳朋已赴任廣東南粵銀行任黨委副書記一職。
-4月11日晚,盛京銀行(02066.HK) 公布,該行董事會提名孫進為盛京銀行執行董事候選人。該行監事會提名劉巖為盛京銀行股東監事候選人。
-4月12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關于核準蔣洪上海愛建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愛建信托)董事任職資格的批復。
-4月12日,徽商銀行公告顯示,該行舉行臨時股東大會,選舉董事孔慶龍先生于臨時股東大會獲選舉為該行執行董事,自安徽銀保監局核準其任職資格之日起至該行第四屆董事會任期屆滿之日止。
存款利率下調、理財收益回升,儲蓄意愿轉向投資,天量存款將流向哪?居民存款還在持續增加。不過近期存款利率在下調,理財和基金收益在回升,央行調查也顯示居民投資和消費的意愿在增強,儲蓄意愿下降。持續增加的存款會流向哪里?根據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同比多增4.5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9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3.18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2974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7987億元。這已經是去年3月以來,連續第12個月住戶存款增加。央行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住戶存款新增17.84萬億元,比上一年多增了7.94萬億元,創歷史新高。(21世紀經濟報道)
4月銀行理財到期3200多億元!業績比較基準下滑,債市增量資金或減少。4月將有3212億元封閉式理財產品到期,較3月4500億元的年內到期高峰有所下降。但3月新發理財的規模也較2月下降,且新發理財的業績基準明顯下滑,或使理財產品的發行難度上升。如果存量理財產品繼續被贖回,新發產品進一步放緩,可能使得信用債市場的增量資金減少。(財聯社)
銀行理財業績比較基準降至新低,一季度產品凈值持續修復。4月11日,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發布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3月人民幣凈值型理財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69%,環比下跌9BP,同比下跌42BP.這是自理財產品向凈值化轉型以來的最低水平。 融360指出,2023年3月理財公司新發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68%,環比下降17BP,同比下降66BP.從風險等級來看,PR1級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2.75%,環比上漲7BP;PR2級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69%,環比下降15BP;PR3級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4.22%,環比下降16BP.從投資類型來看,固定收益類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66%,環比下降17BP;混合類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4.44%,環比下降41BP。(新京報)
3月份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環比增長凈值持續修復,專家稱四方面原因推動市場回暖。隨著債市穩定和回暖,理財市場也持續回暖。今年3月份,全市場理財產品新發數量環比上升,理財產品凈值持續修復。根據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全市場共新發了2855款理財產品,環比增加491款。其中,296款為開放式產品,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73%;2559款為封閉式產品,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69%,開放式及封閉式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環比分別下跌0.30個百分點、0.09個百分點。3月份,理財公司新發1082款理財產品,環比增加247款,占全市場理財產品發行量的37.90%。普益標準研究員李霞表示,當前理財產品凈值穩定上漲,凈值回撤影響逐步消退。(證券日報)
年內公募新基金發行突破2800億元,債券型基金占比超六成。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發行市場呈現逐月回暖跡象,債券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吸金”明顯,權益基金募集效果欠佳。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已成立330只新基金(各份額合并計算),發行規模突破2800億元關口,合計達到2809.6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達到1700億元,占全市場總發行規模的六成以上,混合型基金發行規模合計639億元,占比為22.7%,股票型基金發行規模合計330億元,占比為11.8%,QDII基金、FOF基金、另類投資基金和REITs發行規模較少。從4月份新基金發行數據來看,截至4月13日,4月份已成立36只基金,發行規模僅為75.39億元,環比下滑88.88%。(證券日報)
公募基金一季報開始披露,債基凈值普遍快速回升,但投資者仍“贖多買少”。從4月8日開始,公募基金2023年一季度報告開始披露,從已公布的情況來看,諸多債券型基金在一季度實現了凈值的快速增長,但從市場資金的選擇來看,仍多見“贖多買少”的情況,且一季度內的債券基金發行慘淡,新發基金數量較此前一個季度銳減超50%。有分析指出,債券型基金的規模增長速度降幅明顯,既有來自債券價格震蕩下跌的壓力,更有來自當前權益投資賺錢效應的吸引及分流。(每日經濟新聞)
多家頭部機構獲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首批試點資格。距離證監會宣布啟動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工作一月有余,上海證券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近日,鼎暉投資、深創投不動產基金、高和資本、建信(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機構獲得首批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資格。由于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的投資范圍、投資方式、資產收益特征等與傳統股權投資存在較大差異,監管機構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框架下,新設“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類別,并采取差異化的監管政策。此次獲得試點資格的私募管理人,將可根據相關措施要求開展業務。(上海證券報)
固收類私募產品備案審核趨嚴,從源頭防范信用風險。固收類私募產品備案將迎來“嚴監管”時代。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近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基金業協會”)就固收類產品備案審核要求召開了通氣會,討論了一系列漸趨嚴格的監管要求。包括對投資集中度、產品開放日作出具體要求,并提到將嚴查涉嫌結構化發債的私募管理人,對投資于城投債的存量私
多家券商私募子公司出任母基金“大管家”,多重賦能實現多方共贏。4月12日晚,財通證券、長江證券兩家券商宣布旗下私募子公司浙江財通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和長江成長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將出任母基金管理人。對此,受訪業內人士表示,券商私募子公司在擔任母基金管理人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并可帶來母基金參與各方的多贏。目前,券商私募子公司不斷向市場化母基金發起人+管理人角色發展,對母基金的參與度不斷提高。(第一財經)
券商私募子呈現頭部效應,“母基金化”進程加速。在券商私募子公司(下簡稱“私募子”)2022年業績整體承壓下行的背景下,頭部券商私募子業績大幅領先,為券商整體業績帶來重要增量,而中小券商私募股權業務因規模較小尚處于起步階段。近年來,發力“母基金化”業務成為券商私募子的一大重心。業內人士認為,券商私募子布局母基金業務有著獨特優勢,因為私募子不僅在管理方面熟悉“募投管退”的全過程,而且能利用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幫助當地政府篩選出優秀的投資人和機構。(上海證券報)
深圳銀保監局:外資金融機構數量僅次于上海、北京,支持合作開發跨境保險產品。上海證券報4月14日獲悉,目前,深圳外資金融機構數量僅次于上海、北京,已形成種類齊全、功能完備的金融機構體系。深圳外資銀行中,港資銀行的資產規模、存貸款、凈利潤占比均超過七成,深圳已成為港資銀行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據悉,香港大新銀行是全國首家擁有內地法人子行和直屬分行的“雙牌照”銀行。今年3月,深圳銀保監局已批復同意大新銀行深圳分行開業。深圳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跨境理財通”試點順利實施,有效豐富了灣區個人跨境投資渠道。(上海證券報)
拆解國內首個DAF模式慈善信托:使捐贈更有計劃,化解慈善項目篩選難題。在回歸信托本源的行業轉型背景下,信托公司不斷探索推動慈善信托發展的新模式。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近日國內首個基于捐贈人建議基金模式(DAF)的慈善信托——2.0版本“君子伙伴慈善信托”落地。據了解,此前在我國落地的幾個帶有DAF功能的項目均以基金會作為載體,“君子伙伴慈善信托”2.0版本帶來了以慈善信托為載體實現DAF的功能創新。中航信托家族信托事業部副總經理上官利青對記者介紹,其相比于基金會為載體的慈善信托,在慈善支出的靈活性以及保值增值上更有優勢。(21世紀經濟報道)
安信信托重組進展:監管批復注冊資本增加43.75億,上海砥安為第一大股東。4月12日,上海銀保監局公告《關于同意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并調整股權結構的批復》,同意安信信托注冊資本由54.69億增至98.44億,同時同意安信信托根據經核準的非公開發行方案,向上海砥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完成本次增資。公告顯示,本次股權變更后,安信信托持股比例5%以上的股東單位名稱、持股比例、對應注冊資本情況如下:上海砥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0.30%,對應注冊資本49.52億元人民幣;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14.78%,對應注冊資本14.55億元人民幣。上海銀保監局要求安信信托自批復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有關法定變更手續并向其報告相關情況。(21世紀經濟報道)
三、市場和數據央行: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多2.47萬億元。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初步統計,2023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47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2.36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606億元,同比少增1144億元;委托貸款增加681億元,同比多增221億元;信托貸款減少41億元,同比少減1649億元。
央行:3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3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初步統計,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59.02萬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23.9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余額為1.88萬億元,同比下降19.3%;委托貸款余額為11.32萬億元,同比增長3.5%;信托貸款余額為3.74萬億元,同比下降10.4%。
央行:一季度M2增長12.7%,M1增長5.1%。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1.46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7.81萬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比上月末低0.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2023年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環比下降0.3%。2023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其中,城市上漲0.7%,農村上漲0.6%;食品價格上漲2.4%,非食品價格上漲0.3%;消費品價格上漲0.5%,服務價格上漲0.8%。1--—3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3%。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3%,農村下降0.3%;食品價格下降1.4%,非食品價格持平;消費品價格下降0.5%,服務價格上漲0.1%。
債券市場:國債與國開債短端收益率走勢分化,超長端明顯回落:國債中短端下行約2bp,15Y 及30Y 收益率下行2、4bp;中短端期限債券收益率分位點降至45%附近,超長端分位點降至10%附近。國開債:短端上行1bp,趨勢與國債背離,超長端下行4bp,分位點回落至5%以下。1Y-DR001 息差、1Y-DR007 息差降至71%、86%分位點;3Y-1Y、7Y-5Y、15Y-10Y 期限利差回落2bp,其余期限無明顯變化。(華安證券)
股票市場:本周A股市場迎來調整,各大指數紛紛收跌。滬指微調-0.28%,深指跌-1.4%,創指跌-1.68%,科創50更是深度調整-5.24%。結合下跌行業表現看,資金獲利出逃ChatGPT等題材行業,滬指相對而言有部分中字頭權重避險支撐。對于近日市場走勢,渤海證券指出,海外市場對美國衰退的擔憂有所上升,海外商業銀行的風險仍未解除,而考慮到原油價格等因素,美聯儲依然有再度加息的風險,并對海外市場產生干擾。而國內方面,未來兩周A股將進入到一季報的密集披露階段,業績情況將面臨驗證過程。(惠豐資產)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咨詢熱線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