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車輪的iPhone好造嗎?施振榮的臺積電說你:單純的很!
日前,臺積電厚積薄發又有新姿勢了。
透過GW2查辨認出,臺積電新科技事業產業發展集團公司非常有限公司在近幾天正式設立,注冊資本為10億港幣。
另一家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就包涵: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產品銷售、新能源汽車供電系統公共設施產品銷售、電池組鍛造、電池組產品銷售等。
臺積電厚積薄發也算不上新聞報道了,在此之后,取名很勇、碰瓷Tesla的“大甲B”(Model B)就被許多網民用做嘲弄、玩梗。
誤以為蘋果公司S672Fm有名的臺積電,現如今對新能源車的濃厚興趣那么大?
“智能機消費市場飽和狀態、新能源車發展前景寬廣”,這是臺積電厚積薄發的最小其原因。
雖然從蘋果公司那里賺了許多錢,但吊死在這一棵樹上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現在你多久換一個手機?
以我的情況,去年雙十一的時候剛把iPhone XR換成了13 mini,換機周期大概在3年左右,恐怕有許多人比我更久。
目前智能機消費市場已經相當成熟、并且趨近于飽和狀態,技術基本已經達到了瓶頸,手機每一年更新也只不過是“擠牙膏”,就連3.5mm的耳機口都能成為宣傳點,所以更換頻次也越來越少。
以剛過去的“618”為例,根據消費市場研究機構 TechInsights發布的報告顯示,蘋果公司手機依然是目前絕對的霸主,出貨量占到了42%。
但從整體消費市場來看,智能機的銷量為1340萬部,同比下降7%。
手機消費市場的衰落,已經到來。
與之相對的,新能源汽車卻朝氣蓬勃。
此前,鴻海(臺積電母公司)董事長劉揚偉在公開場所發表意見,他認為“電動汽車是臺灣(省)‘百年一遇’的消費市場機會。
這個“百年一遇”,對于臺積電來說,同樣設立。
不知是有意的、還是不小心的,馬斯克早在2017年就曾提到過臺積電:
“相比手機,汽車工業非常復雜,你總不能去找臺積電這樣的供應商,說他‘給我造輛車’。”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句話恐怕啟發了富士康。
施振榮多次表示過:“汽車不過是五個車輪的iPhone,我們既然能造iPhone,為什么就不能造電動車?”
在發布“大甲B”的科技日上,劉揚偉說:“希望有一天,鴻海可以幫Tesla厚積薄發。”
所以看到這里,恐怕很多讀者應該明白了,臺積電之意不在“自己厚積薄發”,而是“代工貼牌”。
乍看之下,“大甲B”像是橫空出世,但其實臺積電對“厚積薄發”早已覬覦許久。
早在2005年,臺積電以3.7億收購臺灣四大汽車線束廠之一的臺灣安泰電業100%股權,正式踏入汽車零部件供應消費市場。
這幾年,臺積電又透過收購兼并,掌控了車用芯片、動力電池組和輕量化鍛造環節。
此處還有一件軼事,雖然臺積電沒有吸引到馬斯克,但是和馬化騰倒是有一段“蜜月期”。
2015年,臺積電、騰訊公司以及和諧汽車三家公司共同設立了“和諧富騰”汽車品牌。
其中,騰訊負責車聯網系統、和諧汽車負責產品銷售網絡搭建、臺積電負責生產鍛造,三家各司其職。
結果,最后由于意見分歧,這個項目沒有多久就黃了。
可能是有了這個傷心的經驗,臺積電不打算當“新勢力”了,專心代工。
2020年,富士康和裕隆汽車設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推出了MIH平臺。
這個平臺能夠充分滿足“客制化需求”,不管是轎車、還是SUV,無論你想要短軸距、還是長軸距,只要你給錢,臺積電直接貼牌厚積薄發。
據悉,目前已經有美國某新勢力公司與臺積電合作,后者負責貼牌生產。
臺積電現如今企圖在新能源汽車上復制手機代工的成功,助力每一個想造車的“新勢力”。
不過目前國內由于需要代工雙方都有厚積薄發資質,或許這條路子并不太適合。
另外,你們會買臺積電代工的新能源車嗎?
咨詢熱線
0755-86358225